發布時間:2023年10月11日
事實上,作為消化系統的一種常見病,我國膽石癥發病率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,發病率高達到7%到10%,作為一種“吃出來”的病,張阿姨(化名下同)做夢也沒想到自己竟然也被它盯上了!
膽囊,人體中一個不起眼的器官。很多人認識它,是通過體檢單上的“膽囊結石”診斷。
事實上,作為消化系統的一種常見病,我國膽石癥發病率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,發病率高達到7%到10%,作為一種“吃出來”的病,張阿姨(化名下同)做夢也沒想到自己竟然也被它盯上了!
吃得太油容易患“膽結石”
58歲的張阿姨,是一位典型的廣州家庭主婦,不僅煲得一手靚湯,而且還把家里操持得讓人羨慕。
認識張阿姨的人都說她做菜了得,可由于平時的飲食習慣偏向油膩,直到最近,張阿姨開始感到腹部疼痛,且疼痛越來越頻繁,才引起了她的重視。
為了搞清楚身體情況,便在子女的陪伴下,來到了廣州仁愛天河醫院做了一次健康體檢,經過醫生對體檢報告的解讀,發現了張阿姨膽囊內有結石,且膽囊壁增厚、毛糙,診斷為膽囊結石、慢性膽囊炎。
外科醫生告訴張阿姨及家屬,她的疼痛癥狀是由于膽囊內的結石刺激膽囊壁引起的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導致膽囊穿孔、膽道感染等嚴重并發癥。
張阿姨經過深思熟慮,決定接受醫生的建議,進行保膽取石手術。手術不僅將結石取了出來,同時保留膽囊,保住了膽囊的功能,避免了膽囊切除帶來的不良影響,術后張阿姨的恢復情況良好,目前已出院回家繼續進行休養。
這是膽結石的發病表現
✅無梗阻情況:大多無癥狀,或出現輕度上腹不適、隱痛、噯氣、腹脹、大便不暢。
✅梗阻情況:誘發膽道感染,急性膽囊炎急性化膿性膽管炎,出現上腹疼痛、惡心嘔吐、納差、發熱寒顫,重者可出現休克。
這3類人容易被膽結石盯上
1、喜歡重油高脂飲食的人
喜好油膩飲食、偏愛食用動物油、多食動物內臟等飲食習慣與膽石的發生密切相關。這類高膽固醇和高熱量的食物,容易增加膽汁的飽和度,加快膽固醇結晶的形成,長期的積累就可能會導致膽固醇結石。
2、隨年齡增長的女性群體
一項對800多例膽石癥患者的回顧性調查顯示,女性人群膽囊結石發病率比男性人群高出2.3倍,而且一半以上都是膽固醇結石,這其實可能是雌激素影響膽固醇代謝有關。
雌性激素使得膽汁當中的磷脂含量降低,從而增加膽固醇濃度,加速膽結石的形成。
因此隨著年齡的增長,女性懷孕次數增多或到了絕經期,患膽石癥的概率也可能會隨之增加。
3、肥胖和快速減肥的人群
肥胖(BMI≥25 kg/m2)一直被認為與膽石癥發病呈正相關。肥胖人群體內血清瘦素水平的持續升高容易引起胰島素抵抗、2型糖尿病和代謝綜合征,這也導致膽石癥發生率增加。
減肥能夠減低膽石癥的發病率,但是!如果體重短時間掉得過快,反而可能增加膽汁內的膽固醇飽和度,以及影響膽囊收縮從而提高膽石形成風險。
√ 對上述易感人群來說,首先要改變生活方式,不做或少做相關高危行為。其次,要多關注身體發出的預警信號,出現癥狀時及時就醫,避免病情進一步發展惡化。
廣州仁愛天河醫院肝膽外科醫生提醒
科學預防膽囊結石,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做到一日三餐規律飲食,不能暴飲暴食或者饑一頓飽一頓,早餐必須要吃;要注意調整飲食結構,控制高膽固醇、高熱量的飲食,可以多吃富含有膳食纖維的食物,如綠色蔬菜、水果等,同時注意飲食衛生;加強鍛煉,規律生活,保持開朗的心情和有規律的生活。